自动挑选武器,在雪山里无规则对抗。
为了绝对的安全,比武区域内布置着全方位摄像头,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定位仪,还有一把信号枪,坚持不住的时候,他们可以打信号枪得救。
付星依旧是那种吊儿郎当的模样,武颂依旧惜字如金,他们除了常规装备,食物带了更多的麻油,蜡烛,还有绳索,狙击枪是必备的,还有防止被雪地反光刺伤的墨镜。
每一个队伍进山相隔十分钟,是由直升飞机送进去的,偌大的山脉,没有人知道他们的队伍会待在什么地方,可是他们都带着单兵电台,以他们的素质,很快便会知道对手的位置。
付星和武颂被安排在了最后,付星拍了拍武颂的肩膀,道:“兄弟,走吧。”
武颂点点头,两个人上了飞机,他们知道,这帮孙子进去制定区域,第一件事情就是定位自己的飞机,他们刚到边缘的时候便索降了,把定位仪留在了飞机上,小月儿对他们说过,战场上,最可怕的一种状况,就是消失,定位仪是上级对他们的保护措施,可是付星和武颂都知道,上级能定位到他们,这帮战友也能定位到他们。
接着,付星和武颂便追着直升飞机的轨迹,快速前行,他们才刚一动作,就引起了导演部的注意,这两个小子负重那么多,怎么在雪地里跑的那么快?跑得快也就算了,他们要去做什么?
岂想到他们都记着小月儿的谆谆教诲,为什么要消失,是为了打伏击,他们都知道自己之前所在的飞机会被包围,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绝好时机。
他们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,急行军二十公里,华夏军人,走路就是打仗,他们两个眼睛一眯便看清楚了“敌人”的位置,迂回到山体两侧,藏好之后便开始对那些看不起他们的兵进行点杀。
几千米外的训练员,教官,领导都惊异,他们是怎么发现对手的藏身地的?当他们每天晚上找星座是闹着玩儿呢?
付星和武颂发现那些“敌人”开始四散奔逃的时候,都开始冷笑,原来这就是一群骑在他们头上拉屎的人,动作太慢了。
这里的枪声又引来了两支队伍,不是他们发现的,是空中两只金雕的鸣叫,这冰天雪地里快要饿死的它们只有看到活物才会这么鸣叫,付星通过无线电对武颂道:“我在这儿留个诡雷,估计也弄不掉几个,然后,我会吸引他们的火力,你小子要是不想让我多挨几下橡皮弹,就打得准点儿。”
这个时候,已经再没有人看不起这两个少年了。
忘记了是谁和徐清说过一句,你干的好不好,会影响一大片,今天来看,的确是如此啊,小月儿是徐清身边距离战争最遥远的一个人,可是他对两名战士稍加点播,便让他们有了不凡的能力。
最为重要的是,小月儿在教他们本事之前,叮嘱他们,穿着军装,要当一个好兵,脱下军装,要当一个好人。
这两个小战士会把小月儿放在心里一辈子,而小月儿离开他们以后,就把他们忘了,沿途还在和那只藏狐斗智斗勇,就不能存点儿吃的,因为肯定丢,这丑狐狸的智商简直逆天了,总能把小月儿的皮箱打开。
华夏广袤土地的一隅,西部战区特种兵严格训练,小月儿以马儿和藏狐为伙伴,去向徐清的方向。
今天,徐清换上了飞行装,要试飞全世界第一架人工智能歼击机,为了让科研人员和飞行员更能了解飞机性能,薛蓝和阮建国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,这款歼击机自动驾驶系统有十五岁孩子的智慧,是有思想的,是一个完全会听从驾驶员指挥的人工智能,他们的反应更快,打得更准,对于危险预测更及时。
第一代人工智能飞机,零部件非常少,能融为一体的零部件,绝对不会焊接,绝对不会用螺丝钉,只是连接芯片,制造神经元系统的集成电路非常复杂,复杂就代表着脆弱,就算电路全用了银,结实,性能好,也是一个环节出问题,就会满盘皆输。
阮建国带队研制这个的时候,觉得最大的难点可能是燃料问题,燃料用了较为成熟的氢能,他担心的所有点,就是系统问题。让徐清试飞,就是找这个神经元的弱点,缺陷。
徐清在众目睽睽之下,上了飞机,戴上耳麦,穿上了飞行服,戴上了氧气罩,手动检测了各项指标,完全正常,说道:“指挥台,一切指标正常,请求起飞。”
阮建国是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全能的小徐将军,是真的强,他道:“可以起飞,小子,你给我小心点儿开啊,研制这款飞机花了一百多个亿了,国家给的研究费,老百姓的纳税,一毛钱都不能浪费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