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州鼎是什么东西?在夏朝初年,大禹划天下为九州,州设州牧。先派人将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,珍奇异兽画成图册,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,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,一鼎象征一州,九鼎便象征着九州。
这东西有史以来没有人见过,《越绝书》中提到过这个东西,这已经是东汉了,《墨子·耕柱》里面也写过:“昔日夏后使蜚廉折金于山川,而陶铸之于昆吾……九鼎既成,迁于三国。”
墨子是战国时期人,三国必然不是魏蜀吴,傻子也知道那是指夏、商、周。
几千年过去了,历史的真相是什么,谁也不知道,到现在都有人在怀疑,华夏到底有没有夏商周三个朝代?
周朝八百年,那是华夏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,多少人巴不得华夏没有这个曾经的辉煌呢?!如果真的没有,对华夏人的自信就是一个相当的打击。
如果说这“九州鼎”是真的,这就是夏朝存在的一个实锤证据。
只是,纵览史册,在秦军攻占洛东周王畿后,九州鼎就不见了,如今史学家都猜想这九州鼎也许是在秦始皇陵当中。
秦始皇陵两千多年,不少人弄过,远至项羽各种烧,近到军阀胡乱挖,前一段时间还有考古学家勘探过,秦始皇陵的地宫迄今为止都没有被挖开过,如果这九州鼎确实在秦始皇陵里,说明,秦始皇陵已经被盗了。
如果没有被盗,九州鼎就是假,可如果是真的呢?
徐清心乱如麻,这种事情,就像下六月雪一般奇怪,他拿出手机摁下了萧若冰的电话,还没有拨通,便听尼古拉在介绍完其他古文明的东西,又说了一件华夏的宝贝。
尼古拉道:“华夏有一个大书法家,叫王羲之,他是华夏最出名的书法家,他有一片帖子,代表着他的书法的巅峰时刻,这就是……《兰亭集序》!”
徐清脑子“嗡”的一声,飞似的从凳子上坐了起来,因为紧张气息流动,身后椅子都碎了,他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台上,眼神复杂,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感觉。
不止是徐清,在座所有华夏人全站了起来,他们目光迥然地盯着台上,气息沉重,惊骇之心无以言表,这是怎么了?兰亭集序,那可是兰亭集序啊,怎么会在这里?
传说《兰亭集序》到现在还在昭陵。
古人云:自古至今,未有不崛之墓。
可是秦始皇陵地宫和昭陵主墓,从来没有被大举盗过,《兰亭集序》的真迹,怎么会出现在这里?
大厅之内忽然变得一片寂静,紧接着,便有嘲笑声传来,那些外国人看到华夏人紧张的样子,窃窃私语,“瞧瞧这帮华夏人紧张的样子吧。”
“华夏人就是可笑,他们从来不会在意切实的利益,为了所谓的传统,为了可笑的祖宗,他们宁愿把命扔了!”
“看着吧,他们有很多人会为了这个帖子去死的……”
外国人说得对,在场的每一个华夏人都能为了《兰亭集序》去死,外国人理解不了华夏人的这种心态,他们就永远理解不了为什么华夏从古至今几次险些被灭族,如今还能继续繁荣昌盛。
徐清环顾一周,冷静了许久坐了下来,拨通了萧若冰的电话,他还没说话,另一边的萧若冰就说道:“我都知道,一瞬间,这个消息的转帖量已经上亿了,你放心吧,秦始皇陵和昭陵自从上世纪61年保护起来,就没有人盗过,盗也是小打小闹,来得快去得快。如果这两件东西是真的,那说明,这些年老学究们的猜测就是错的。如果真被挖了,那只有一个解释,这个世上有鬼,有神仙,是个灵异事件。”
听到萧若冰说的这些,徐清也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蒙圈,他还没有来得及说话,沈德三的电话打了进来,徐清接了,沈德三在电话另一头几乎是用一种咆哮的口吻说:“不管是真是假,一定把这两件东西给我弄回来!”
除了这些,二号首长将国内考古学家、历史学家上访留言,以及民众在各大平台上的言论的一部分截图全给他转了过来,这是二号首长为了让徐清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。
徐清就将手机放在桌上,等着它爆炸了,看着上面的消息不停闪动,他骂道:“老子知道这事儿多重要!怎么弄回去?从拍卖场上买回去?会让人笑掉大牙的,用外交威压手段,拍卖公司有保护客户信息的原则,这明显是在对华夏玩儿阴的,别怪老子也玩儿阴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