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外,徐清也是让乔登出面和国际联盟进行协商,让他们承认长安国的存在,华夏外交部门秦毅举双手赞成,对于华夏来说,北非可以和平,那是人类的幸事,华夏如今的影响力是真的不同凡响,半数通过北非长安国的建立,剩下的多半表示中立,就这样,徐清的长安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。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利,也有了国际责任。
按照瑞克这个愣头青的话说,国家成立便成立了,用得着他们承认?徐清严厉批评了他,不管做什么事情,都得顺应历史潮流,在这个基础上,再来做自己的事情。
正常的规律,下一步应当是建立外交关系,但是徐清没有这么做,因为除了历史潮流,还有一个历史现实,就是弱国无外交。
徐清自己一手打造的这个北非长安国,对外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,对内先做了一个框架。
在策略上主要建城建立秩序。
现有的五百万百姓,徐清让乔登带一百万青壮年先去创城,然后严格控制进都城生活人员素质。严格禁止枪械流通,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,命令乔登加强对百姓的控制,不允许任何团体势力的存在。
建立一个国度,人才自然是少不了的,徐清知道自己这边的五百万黑哥们儿都在一个思想启蒙的阶段,人才还得从国内找,这个事情徐清可不敢麻烦二号首长,苏雅帮徐清在上海找了一个两百人的工商管理团队,对徐清的五百万“子民”进行管理,和对前来投奔的难民进行安排。
在军事上,徐清决心把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。
徐清觉得兵贵在精不在多,目前五百万百姓,有二十万军人保护就差不多了,但是从发展的目光来看,未来十年,这个北非长安国都会处于战争状态,他的终极目标是,收揽两亿百姓,稳住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,养一百万军队。
徐清下功夫将华夏历代兵书和战例写成一部《韬略子部》,可不是“经史子集”的“子”,徐清的意思就是《韬略》的儿子。用了曹操“兵以义动”的战争观,强调主动攻击的时候要出师有名,战略战术上,要灵活多变。
带兵方面,除了吸纳华夏军队纪律,也结合当地战士的特点,军纪严明。
在驾驭将领方面,徐清首先把二十万军队分为四部分,五万人为一个军团,瑞克为第一军团长,周武为第二军团长,另外两人分别叫张绣和汉姆,张绣是华夏人,汉姆是一个十五岁的非洲小孩儿,这几年一直是苏雅养的,是一个军队管理的天才,徐清的那些兵书,他稍微一点就能举一反三。
徐清他们七人,为军队总决策部,徐清的形象也只有在军队中是具体的。
在兵种方面,徐清决心在地中海组建海军,之前在海面上行动弄来了不少海盗船,就当第一代舰船,人才,徐清决定自己去一趟南海舰队,那些自己从顺港救回来的华夏海军,他决定用。
在经济上,徐清把苏雅请来了,不管她多忙都得来帮自己这一把。
因为从古至今,没钱能干的成什么事情?目前徐清的军费主要来自于以战养战,花的钱都是打这片天下的时候,抢来的,后期小姨用各种方式资助了不少,五百万百姓现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,哪儿来的赋税去供应军队开支。
苏雅自然是来了,不过她来主要是想见见自己的外甥,这片土地经济建设上,苏雅早已经制定好了方案,解决百姓生活问题,赋税才会很可观。
她第一步主张兴修水利,非洲最大的问题是缺水,虽然有了一条运河,但那是海水,她过滤海水,分离海水矿物质,进行商业变现,这个项目,雅舒集团要亲自投资,大约能解决五万人的工作问题。
运河如果在二十年内不干涸,这里的地下水会非常容易打上来。
第二步,她让徐清给百姓建立一个思想,土地是徐清帮他们打下来,然后分给他们的,让他们去耕种合适的作物,屯田。为了提高他们的效率,苏雅用自己的关系引来一些投资,比如拖拉机租赁等等。
第三步是制造业,苏雅准备把她在西非的贵金属制造搬到这里。
第四步,就是自然资源的发展,石油,天然气,磷酸盐徐清要费心保护,等未来有能力了,开一个油田,就能富甲一方,这些一定要徐清的军方垄断。
第一步,苏雅是在无条件帮助徐清,前期投入会特别巨大,不过后期收益会相当可观;第二步,苏雅是让自己的一些朋友有个双赢的机会;第三步,是苏雅的私心,这种贵金属和宝石的制造,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行,徐清绝对会帮自己保护好;第四步,是在点醒徐清,不要忽略了这个东西。
在文化上,徐清知道任何一个国度的建立都得有一个信仰,自己这边更加需要,徐清不知道给他们灌输什么思想,这一点是乔登做的,他把徐清这个人打造成了当地人的信仰。
乔登自然知道徐清身份的敏感,不敢让徐清站在台前,他就把徐清的真人建立了一个深入他们内心的形象,没有名字,也没有画面,因为徐清本来就是一个内心阳光的人,用儒家愚民,用八荣八耻当做他们的行为基础,上行下效,让这个初建的国度社会风气非常好。
十二月中旬,北非长安国出兵五万,安排在了和平镇,立下了界碑,用几种语言写着同一句话:“长安国领土,神圣不可侵犯。”
慕容新德抓耳挠腮,他怎么也想不到徐清竟然会有这么大的手笔,居然敢直面国际联盟,最可怕的是,自己派出去三百多个特工是竖着进去的,结果都被人家横着送了出来。
这一天,徐清和苏雅,以及唐妮几人站在和平镇上,遥望着远处阳光下的北非长安国,笑容满面,苏雅说:“像做梦,梦回大唐盛世,梦回长安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