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不多了。
等烟尘稍微散去,可以看清对面时,刘大用又大吼着下了命令:“火枪兵准备,自由射击!”
此时,叛军前部兵马已被悉数炸残,后部兵马的马儿也已经失控。被摔下马,又被马蹄踩死的叛军数不胜数。可以说对面的叛军一片大乱!
这个时候正是收割生命的好时机。
砰!
砰砰砰!
一百多支“长铁棍”连番射击,每支“长铁棍”大约每三秒钟可以打出一发“暗器”。所以砰砰砰的响声不绝于耳。
其余两千多人也没闲着,他们跳出壕沟,纷纷搭弓射箭,密集的箭雨如瓢泼大雨般射向近在咫尺的叛军。
此时的叛军根本就组织不起有力的反击,只有零星几支箭矢射向刘大用他们。
首先,叛军主将已亡,无人组织。第二,叛军的人和马都被雷霆之威吓破了胆,心有怯意,只想着如何逃跑,无心恋战。第三,马儿都疯了,狂撒着蹄子四处乱窜,叛军们躲避乱窜的马儿都已经累得晕头转向,哪里还有空闲去理会对面。
所以,刘大用他们根本就不怕叛军能够远程杀伤他们,只有他们远程杀伤叛军的份。
战斗很快结束。
大致清点了一下战损情况,刘大用他们共消耗雷霆七千多枚,受伤三十多人,无人阵亡。
敌方叛军,被雷霆炸死和被疯掉的马儿踩死的不计其数。大致清点了一下,叛军损失可能超过三千五百多人,大约只有五百人左右趁乱逃走了。
为什么要说大约?
因为很多人和马都被炸得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了,无法精确计算。
就地休整一番,吃饱了饭,刘大用就带着两千多人快速奔赴洛阳,他们也将在洛阳乘船南下。
……
江南,苏州。
苏州城中某处,两位身穿铠甲的十夫长支起一张桌面,桌面上摆放了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。再在身后的墙壁上贴上一张大大的红纸——募兵令!
红纸一经贴上,这里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其中有那粗通文墨的落魄书生读道:“臣叶重屡受天恩……奈何如今天势崩塌。今救得天家血脉之玉贞公主、兰陵公主……为于乱世中保护天家血脉,唯……凡身体无恙者,皆可报名参加‘奉仪军’……一家凡有一人参加奉仪军者,全家免除十年徭役赋税,每月饷一贯……”
嘶!
当落魄书生念到“全家免除十年徭役赋税,每月饷一贯”的时候,本来听得昏昏欲睡的围观者瞬间沸腾了!
免除,徭役,赋税,一贯!
即使他们大字不识一个,但这些关键词都听清楚了。
甚至,有的人还不太确定,或许是那人念错了呢。于是,有个身穿粗布短打,左手提着一个竹编鱼篓,右手拿着钓鱼竿的年轻人对那落魄书生道:“这位……公子,可否再念一遍……我刚来,前面的没听到啊!”
那位被称呼为“公子”的落魄书生微微一笑,似乎颇为满意,道:“也好,也好,某就再念一遍,你等可听好了……”
于是,他又将那张红纸上写着的募兵令从头至尾念了一遍,摇头晃脑,就像私塾里面的先生,在为一群懵懂少年示范如何读书一般。
没错!
一字不差!
提着鱼篓的少年激动得想要跳起来大叫。他所谓的一字不差,指的是“免除,徭役,赋税,一贯”这几个关键词一字不差,因为他就记住了这几个词。
少年激动过后,像是猛然想起了什么似的,他将鱼竿和鱼篓一丢,冲到那两个十夫长支起的桌子前,问道:“两位军爷,若我应征当兵,是否真的可以免除我家十年徭役赋税,每月的响钱真是一贯?”
那十夫长面无表情,道:“自然,经略使大人亲笔所书,那还能有假?要报名的快点排队,每天只有五百个名额,过了今天,就只有明天再来了!欲报名者从速!”
“报名,我要报名!”
那少年第一个说道,生怕别人和他抢似的。
那边围观的人茫然一阵,也立即围过来,在桌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。
既然是经略使大人亲自手书的募兵令,那应当就没有错了。
经略使大人叶重,早就随着新式农具的推广而被全国农民所熟知。新式农具可以让地的粮食产量翻番,这样就能种出更多粮食,让更多人吃饱……
叶重的大善之名天下传播,那可是天下百姓的大恩人,甚至有的地方还修建了叶重的生祠!所以,大恩人亲手所写的募兵令,那就一定是真的了!
苏州、湖州、常州,三州之地同时开始募兵,类似于苏州这样热闹的一幕,几乎也在湖州和常州同时上演。
叶重是五湖经略使,其中的五湖,指的就是太湖。五湖经略使,管辖的就是太湖周边三个州:苏州、湖州、常州。
这是叶重的老地盘了,所以叶重首先在这三州之地募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