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王华态度迥异,弘治皇帝有些诧异,不过他没有深究。
今日太子的表现,实在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,不禁深深的看了朱厚照一眼,莞尔笑道“好生尝一尝民间的疾苦吧,可惜,朕年纪大了……”
这意思却仿佛是,若不是因为年纪大了,他也想去试一试。
说罢,他才认真的打量起方继藩来。
王守仁是方继藩的弟子啊。
那么,这王守仁的学问,固然不是都承袭至方继藩,至少,方继藩对他的影响,也一定很大。
否则,方才王华为何会一再声称,自己的儿子从前不是这样,自拜入了方继藩的门墙之后,行为举止,才如此的‘怪异’?
这么说来,这太子今日的学问,是从王守仁那儿来的,而王守仁的学问,去又自方继藩这儿来,身体力行……嗯……方继藩种出红薯,岂不也是身体力行……
难怪这个小子,虽学问未必及得上那些翰林,却是懂这么多东西,往往能出人意料的解决如此多的问题。
太子去西山……是好事。
“诸卿且退下,方继藩留下!”
他若有所思,随口下达了口谕。
陛下显然对方继藩有话要说。
第一次父皇如此的重视,甚至驳斥的杨师傅说不出话来,朱厚照显得很兴奋,这亢奋劲,自然还需慢慢的消化,此时他倒是信心十足起来。
现在父皇准了自己去西山,是一个好的开始,将来,只要父皇不将自己当做孩子看待,自己自然可以做一些真正的事,令父皇和。
弘治皇帝颔首,旋即却又问道“这些学问,也是他教的吗?”
“什么学问?”方继藩不禁诧异。
弘治皇帝淡淡一笑“这身体力行之道。”
明明是知行合一,没文化真可怕啊。
方继藩想了想,还是如实回答“陛下,这是臣的学生王守仁所领悟的学问。”
这一点,方继藩必须得解释清楚,真跟自己无关啊,都是他自己脑补出来的,而且,就算没有自己,王守仁在历史上,也会在龙场悟道,虽然而今的王学,已经和历史上的王学有一些细微上的不同,可大抵,现在王守仁的学说,和历史上的阳明心学,是有所继承的。
这一点,方继藩必须解释清楚,毕竟,他虽是社会人,可三观还是和很正的,和其他穿越的妖艳jian货们不一样,剽窃别人的成果,占为己有,他不干。
弘治皇帝却是瞪他一眼,很是有理有据的反驳道。
“你休来胡言,怎么,害怕你的门生说了离经叛道之言,而给你惹来灾祸?这就是你的学问,你以为朕不知道?那王守仁从前的事迹,他父亲已经交代了,是实实在在的程朱门生,就是自从跟了你,才会突然转了性子,他父亲王华,是个品德高洁之人,不善于说谎,朕信的过他。”
“……”言外之意,是自己不老实了。
方继藩发懵,我难得说句实话容易吗?